全国第一!立法先行保障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推进 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特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法治是

百姓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根本保证

今天我们为大家放送《创新变迁中的厦门法治主题策划展播》之“全国第一!立法先行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推进”篇章,让我们一起助力厦门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共同打造人民幸福、人民满意、人民认可的法治之城。

 

立法管理全国第一!

宣传教育全国第一!

分类体系建设全国第一!

 

今年第二季度

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

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

 

厦门市以86分的总分与上海并列第一

比上季度高3分

这是厦门市连续5个季度

总分排名全国第一!

 

 

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

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

 

知晓率达100%

参与率达85%

准确率达80%

厦门生活垃圾量由分类前的

年增长10%降到接近零增长

 

 

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厦门于2016年10月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该法规立足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进行整体设计,作出更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同时,厦门市还陆续出台了16项配套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体系。

 

 

全民参与,部门协同

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样本”获肯定

厦门在全国首创“五全工作法”,

得到住建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并连续5个季度在全国46个

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工作情况通报中名列第一

 

《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实施两年来,

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厦门样本”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更将把厦门立法经验吸收到国家立法中去,为在全国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以法为基,以民为力

垃圾分类立法更注重全民共同缔造

 

目前,厦门全市共有

9300多个党组织、

3.2万名党员志愿者

积极开展垃圾宣导和知识普及活动

 

《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从立法管理、宣传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形成了“厦门探索”。

 

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比起执法监督,我们更注重前期的立法宣导,注重通过职能分工带动全民共同缔造的方式,来促进法律法规的落实。

 

 

事实上,

垃圾分类已成为锤炼党性的实践课堂

 

在党建引领带动下,思明快板、湖里三字经、集美环保舞蹈、海沧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同安垃圾分类歌、翔安答嘴鼓等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市1164所幼儿园、大中小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编写教材把垃圾分类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绘画比赛、创编歌曲、社会实践等,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

 

 

管罚齐下,提升自觉

只有居民的观念转过来才能做好垃圾分类

 

 

法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刚性执行。事实上,厦门对垃圾分类早已“动真格”。去年3月,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城管执法部门联合市政园林、建设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8月26日,全市城管部门对违反《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共开具1101份执法文书、实施行政处罚734起,小区物业、学校、市民等均被查处过。

 

 

(湖里区开出全市首例该类型罚单)

 

 

处罚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居民的观念转过来了,才能做好垃圾分类。

 

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厦门注重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立法,管罚齐下,形成有力威慑,切实提升了市民参与分类的自觉。

 

 

如今,厦门市民从“要我分类”

转变为“我要分类”,

垃圾分类已成为

文明自觉、行为习惯和良好风尚

 

接下来,厦门市将在巩固知晓率、提升参与率和准确率的基础上,着力在深化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分类、优化收运、提升处置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形成厦门垃圾分类2.0版指标体系,打造“厦门垃圾分类模式”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