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垃圾分类再出“金点子” 丨

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马路连村入户,一片片河流湖泊清澈见底……走进江苏沛县,干净整洁的村风村貌让人眼前一亮。道路、河流、房前屋后几辈人留下的垃圾被簇簇绿植取代,昔日的“小农村”变成了如今的“别墅区”,不断彰显现代农村新面貌。 

  近年来,沛县以垃圾分类为抓手,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分类入户、科技进村、观念扎根……如今,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在沛县逐渐成为现实。 

  “点赞法”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走进沛城街道潘阁村,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一幅闲适安逸、整洁有序的农家生活场景扑面而来。 

  村前道路上,保洁员陈艳玲正挨家挨户收运门前的垃圾。“大家都主动把垃圾收到垃圾桶里,这样我也方便收运。”陈艳玲推起三轮车,干劲十足。 

  陈艳玲走过处,两只垃圾桶整齐地排列在村民家门口,一个蓝色,一个红色,垃圾桶正面分别标有“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自从有了这个,邻里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村庄环境也更美了。”陈艳玲笑着说。 

  垃圾分类对于老百姓是否行得通?沛城街道城管工作人员曹星介绍:“前期我们深入村民家中普及分类方法,现场示范,简单易懂,一学就会。” 

  为此当地政府还为每个村配备“考官”,而潘阁村的“考官”就是村里的专职管理员唐素梅。她说:“通过每户分类精准度来决定‘点赞量’,‘点赞’越多,奖品越丰厚。”根据“点赞量”,村里定期给村民发放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点赞法”给潘阁村带来的不仅是环境面貌的改变,更大的改变来自百姓内心。潘阁村党支部书记潘正云介绍,目前对于垃圾分类,村民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关系,谁家的垃圾分得好,已经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常聊的话题。“垃圾分类凝聚了村心民心,美化了村容村貌,和谐着村风民风,它的影响力正在日渐显现。”潘正云说。 

  科技进村垃圾富民 

  村风村貌的悄然巨变,沛县用了整整7年。将科技与垃圾分类处理相结合,环境美丽的同时,垃圾分类也成了农业发展的动力源。 

  走进大屯街道安庄村,村旁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负责人唐金雪正反复检查发酵池,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可堆肥垃圾在这里面发酵,形成天然的肥料可以直接下地。”唐金雪动作娴熟,操作程序烂熟于心。 

  垃圾变肥料,产量如何?据了解,安庄村每年处理可堆肥垃圾达80吨,直接生产肥料40吨,可以满足700亩土地的种植需求。“村民家里种花种菜,需要肥料也可以免费来取,积极性当然高。”唐金雪说。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垃圾处理效果,安庄村投资13万元建设阳光堆肥房,采用阳光太阳能集热技术,垃圾处理效能得到充分提升。 

  “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技术上的再次改良,让肥料成品更精更纯。”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宁道龙说。 

  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目前,沛县先后建成13个生态处置中心,日处理农村可堆肥垃圾130吨,年消减农村生活垃圾5万吨,降解成有机肥1万吨,垃圾不出村就可以直接反哺农业、回馈农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