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写在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周年之际 丨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北京市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试点城市之一,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狠抓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实施。全市上下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治理,坚持精治共治法治,聚焦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三个关键,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趋于完善,落实《条例》成为北京市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全市垃圾分类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居民分类习惯养成初见成效。北京市出台制度性文件80余项;1.6万个小区(村)、11.7万名分类管理责任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各品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贯通,规范运行;与《条例》实施前相比,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18%以上,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近1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践行绿色生活新时尚的社会文明水平大幅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北京市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抓手,坚持“关键小事关键少数来抓”,推进“一把手”负责制。市委将垃圾分类列为区委书记、党(工)委书记年度党建工作述职内容;市委书记在接诉即办月度会上专题研究,将垃圾分类纳入区委书记月度点评会通报内容;市长每季度在政府常务会上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依托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立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调度机制,成立“一办十组”,主管副市长组织召开调度例会181次,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市委组织部每月约谈考核排名靠后的区主管负责人,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各部门、各区、各街(乡镇)、各单位均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参照市级建立推进工作机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市直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市国资委系统干部职工签订个人承诺书,参与社区桶前值守,做到“垃圾分类我先行”。

落实接诉即办要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将深入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纳入“每月一题”,推动群众投诉集中的环境脏乱问题快速解决,投诉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探索将垃圾分类纳入网格管理,推动网格员进小区,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夯实法治基础

促进《条例》贯彻落实


北京市开门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1.3万名人大代表为“关键小事”奔走,开展“查身边、查周边、查路边”的“查三边”执法检查,5000名政协委员参与开展专题民主监督,建言献策。

建立“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月点评、月约谈”工作机制,每日出动10组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检查。全市城管执法、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执法普法,两年来持续检查餐饮单位、商场超市、居住小区等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打击非法倾倒垃圾行为及塑料污染治理领域违法行为。严格执法较好地发挥了震慑作用,助推垃圾分类减量行为从被动遵法到主动履责转变。

 

注重“四个协同”
凝聚多方参与力量


注重社区协同,将疫情防控形成的社区精细化管理机制运用至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社区统筹协调作用,发动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楼门长等志愿者多方参与,先后开展三轮入户宣传指导,各区、街(乡镇)、社区(村)组织“两委一站”、楼门长等入户回访,基本做到全覆盖。平谷区结合地区实际,不断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在全区推行居住小区“三分法+轮值表”基础上,创新“家家分类、户户轮值”守桶模式,提升居民参与感和自觉性,形成垃圾分类社会新时尚。

注重部门协同,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市教委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体系。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园林绿化局制定标准、开展试点,推进堆肥资源化产品使用。市水务局推进厨余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置。


注重社会协同,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培训,发出倡议,引导行业自律。社会组织积极发布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桶前值守,带动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注重央地协同,加强与中直、国管单位和驻京部队的紧密联系,建立完善央地同步推进机制。


坚持系统治理
健全垃圾分类体系


围绕“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补足分类体系短板,能力充足、运行规范、有效衔接的作业体系全线贯通。夯实分类基础,为居民创造分类条件,系统谋划、建设固定桶站、分类驿站、大件垃圾投放点、装修垃圾投放点,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涂装垃圾运输车辆。现有实际运行的焚烧、生化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2座,实际处理能力2.51万吨/日,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探索市场机制,鼓励市民“应分尽分”、可回收物经营者“应收尽收”。印发《北京市有害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指引》,指导有害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和管理。落实《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规范装修垃圾日常管理、及时清运。

按照“多产生、多付费”原则,有序推进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工作。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21年9月30日起,非居民厨余垃圾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标准统一实行计量收费。文件对非居民厨余垃圾收缴费主体、垃圾计量方式、定价范围、非居民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进行了说明,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科技赋能
增添分类新动力


北京市紧密结合工作需求,将新产品、新科技运用到垃圾分类工作中,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红外感应技术运用到垃圾桶上,实现自动开盖;将二维码芯片安装在垃圾桶或运输车上,实现身份识别;使用小卫星监测科技手段,精准定位100平方米以上垃圾堆放点;探索桶站值守方式由人防向技防转变,通过人员值守或视频监督等方式实现桶站值守基本覆盖。


北京市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搭建市、区、街三级贯通的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末端处理、运输车辆、密闭式清洁站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提高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研制符合北京市末端处理工艺需求的全降解塑料袋,开展试点应用,解决居民投放垃圾“最后一米”破袋脏手难题,已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的5个小区和昌平回天地区开展试点应用。

坚持久久为功
引领低碳新时尚

北京市发挥首都文化中心特色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联合央媒、市属媒体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播出《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和《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专栏节目,集中做好新媒体推播,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坚持定期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录制面向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垃圾分类课程,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生活垃圾分类创意标识征集活动和垃圾分类21天打卡活动。

有序推动示范小区(村)、示范单位、示范商务楼宇和示范商业街区“四个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创建示范小区(村)1693个、示范商务楼宇206个。在示范创建过程中,各区、各单位认真履职,指导基层在垃圾分类传帮带及监督引导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华业东方玫瑰A区制定垃圾分类居民公约,倡导家家户户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同时,发挥社区党支部作用,加强党建引领,组织在职党员通过主动入户、问卷调查、电话征集、趣味活动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社区垃圾分类的建议,调整桶站点位数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意义,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及正确投放率。

通过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形成了更加集约节约、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全市30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责任,推动垃圾分类和物业服务两件“关键小事”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光盘行动”全面推行,“适量点餐、杜绝浪费”成为行业新风;绿色包装成果丰硕,“瘦身胶带”、原发包装、电子运单等措施全面推广;最严“限塑令”全面实施,餐饮服务“四小件”、宾馆酒店“六小件”不再主动提供,外卖平台默认“不勾选=不需要”;坚持“小手拉大手”,将“垃圾分类”作为国民教育的必修课;“不分类就是不文明,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来源:中国建设报
供稿: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